新技術實現原油直接制乙烯
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公司各自開發的新型蒸汽裂解工藝技術可使石化生產商越過原油精煉過程,將原油直接轉化為輕質烯烴。
最新發布的IHS化學工藝經濟學報告《原油蒸汽裂解》分析,這些新工藝技術每生產1噸乙烯可為煉油廠節約成本高達200美元。
IHS化學工程總監安東尼·帕文表示,埃克森美孚已經在新加坡試運行了一套產能100萬噸/年由原油直接生產乙烯的世界級裝置。采用新工藝可完全繞過煉油過程,將原油直接供給裂解爐,新工藝分別在裂解爐的對流段和輻射段間加入一個閃蒸罐。接著,將原油預加熱通過閃蒸分離出較輕組分,這部分提取油氣被返回到爐內的輻射段盤管,并以通常的方式裂解。在閃蒸罐底部收集的重質液體組分被送至鄰近的埃克森美孚煉油廠,或進入商業市場銷售。
與傳統的石腦油裂解工藝相比,新工藝每生產1噸乙烯可使埃克森美孚凈賺100美元至200美元。帕文表示,這種全新的原油制烯烴工藝不僅可節約生產成本,在東南亞地區更具有省用石腦油裂解原料的溢價優勢。
與此同時,沙特阿美公司也開發了自己的原油直接制烯烴工藝,并宣布將與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在沙特合資建設一個原油直接制化學品的綜合廠。目前潛在合資項目的確切工藝配置還未披露,很可能將采用沙特阿美公司的工藝技術,至少會部分采用。
沙特阿美工藝技術是將原油直接送到加氫裂化裝置,先脫硫將較輕組分分離出來,較輕組分被送到傳統的蒸汽裂解裝置進行裂解,而較重的組分則被送到沙特阿美專門開發的深度催化裂化裝置進行烯烴最大化生產。不過,沙特阿美的工藝技術仍然只是建議項目,截至目前還未建成實際工廠對該技術進行測試。
轉載自長嶺煉化《信息周刊》